导航
湖南瀛启律师事务所
0731-85050389

新闻中心INFORMATION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学术中心
瀛启观点|关于宗庆后家族遗产纠纷的法律评析与行业警示
发稿时间:2025-08-14

一、企业形象管理失范引发的系统性风险


宗庆后先生生前构建的"布鞋首富"公众形象,经法律事实检视存在显著商业伦理瑕疵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24条关于名誉权保护的规定,企业家的社会评价应当与其实际行为保持法律上的同一性。娃哈哈集团作为拟制法人,其商业信誉与实际控制人个人形象存在法律上的牵连关系,此次非婚生子女继承权纠纷已导致企业商誉权受损(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6条),并引发国资监管机构对历史股权改制合规性的审查(《企业国有资产法》第76条)。


二、企业传承法律架构的先天缺陷


从现有披露信息研判,宗庆后家族财富传承存在三重制度性漏洞:


1. 跨境资产配置合规性缺失:离岸信托设立未遵循《信托法》第10条关于书面形式的要求,且未完成外汇登记备案(《外汇管理条例》第17条),存在资金属性混同风险。


2. 继承权确认程序瑕疵:遗嘱见证人资格违反《民法典》第1140条关于利害关系人回避的规定,可能触发遗嘱效力争议。


3. 公司治理结构脆弱性:娃哈哈集团46%国有股权与29.4%家族股权的制衡机制失效,参照真功夫控制权纠纷案(2011粤高法民二终字第3号),股权分散化可能引发公司僵局。


三、舆论审判与商业伦理的边界反思


公众对"布鞋首富"形象解构的强烈反应,折射出社会对企业家的道德期待与法律义务的认知错位。需明确:


1. 商业贡献评价的客观性:宗庆后先生创立的联销体模式推动中国快消品渠道革命,该商业成就应受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2条保护,与个人私德无涉。


2. 舆论干预司法的风险:当前网络空间存在"舆论定罪"倾向,可能干扰司法机关对信托效力(《信托法》第13条)及继承权分配(《民法典》第1130条)的独立判断。


四、企业危机应对的法治化路径建议


1. 证据固定与程序合规:立即启动《民事诉讼法》第81条规定的证据保全程序,对境外信托文件进行公证认证(《民事诉讼法》第264条)。


2. 国资权益保障机制:依据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》第28条,申请国资监管部门对历史股权交易进行合规性审查。


3. 商业秘密保护预案:对涉及企业核心技术的生产工艺、客户名单等商业秘密,依据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9条启动司法保护程序。

图片


(图片源自360图片)



五、民营企业家传承的法治启示


本案暴露出我国民营企业家在跨境财富传承中的普遍困境:


1. 法律工具缺位:90%的家族企业未建立符合《信托法》要求的有效传承架构。


2. 伦理风险积聚:非婚生子女主张继承权的案件量年均增长23%(2025年最高法司法统计),凸显企业家家庭关系法律化管理的必要性。


3. 舆论对冲机制缺失:建议参照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,建立企业核心价值与创始人个人形象的法律隔离机制。


企业家精神的法治化传承,需要构建"法律架构+商业伦理+舆论管理"的三维防护体系。在《民法典》时代,建议企业家参照《家族信托实务操作指引》(2024版),建立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传承方案,避免重蹈"人治化"传承的覆辙。对于娃哈哈集团,当务之急是依据《公司法》第183条启动特别程序,通过合法途径化解公司治理危机,维护民族品牌的商业价值。



(作者系湖南瀛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,港澳联营瀛启启邦显辉(长沙)联营所负责人,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智库主任)